四个维度,看台胞在大陆“社会融入”状况哪方面最好?

时间:2021-03-25            浏览量:4875            打印


常住大陆台胞群体是两岸社会文化互动的桥梁纽带,他们的认同是两岸交流交往的坚实基础,他们在大陆的社会融入程度是两岸融合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关于在陆台胞的“社会融入”状况研究中,研究者认为常住大陆台胞已不是“实用主义的过客”,而是流动于两岸、具有较高情感认同的“新市民”群体。

这项历时一年的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调查了生活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多个城市的台商、台干、台生以及创业台青等二百多名在陆台胞。

研究者从“经济融入”、“生活融入”、“社交融入”、“心理融入”四个维度对台胞在大陆的社会融入状况进行了调查:

在经济融入方面,研究认为信息渠道与获取主动性是影响台胞经济融入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台胞获取大陆工作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和单位招聘这种偏被动的方式,而主动收集信息,如“网络与新媒体”、“自行投递简历”、“委托中介”等途径相对比较缺乏。即便如此,台胞对于在大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未来的规划却有一个乐观正向的预期。台胞现实中所获得的机会及其工作经历帮助他们较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也使他们更有信心和意愿融入大陆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651888996355041853.png

经济融入指标

在生活融入方面,研究认为生活性的指标如语言、服饰、节日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台胞融入得比较好。但是在制度性和价值性指标中,常住大陆的台胞总体上处于理解、认可但保持务实中立的状态。台胞比较满意大陆的社会治安和教育水平,但是对于医疗水平、公务人员、交通设施、法律法规、环境状况的评价都表达出了一般偏低的倾向。在访谈中一位台胞就提出: “大陆的医保制度还是不如台湾的,每次去看个小病都要花很多钱,而台湾的健保体系非常好,基本不需要自己再出什么钱。”

1651889035602051959.png

生活融入指标

在社交融入方面,研究认为常住大陆台胞能够很好地融入大陆的人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但受限于“外来人”身份以及渠道的缺乏,故而比较少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活动。调查显示台商由于企业的社会形象需要,会参与一部分活动,而多数的台干、台青则倾向于保持距离。而常住大陆台胞的朋友圈中,台湾人和大陆人差不多,且在大陆的人际关系、人际相处比较融洽。一位台胞谈及与大陆创业青年的关系时表示: “我们是朋友关系,大家都很和睦,互帮互助。我是觉得差异不等于对立吧,虽然台湾跟大陆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对立的地方。”

1651889073648086062.png

社交融入指标

在心理融入方面,研究显示台胞比较愿意长期居住当前城市。有台胞就表示: “在厦门比较习惯。在台湾会比较压抑,因为活动的地方不多,台湾总体比较老旧,街道什么都比较窄,而这边有运动馆。”台胞认可自己是所在城市的一员,这种认同也体现在对当地的关系度和后代期望方面。他们会愿意为城市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他们也期望后代能够在大陆升学、定居。研究认为心理的融入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共同的经历产生共同的记忆,共同的记忆孕育情感的归属。长期来往于两岸的台湾同胞,他们拥有独特的“家乡”情感: “乡”在台湾,而“家”在大陆。因此,他们愿意把自己视为所在城市新的一分子,努力地关心它、建设它,并期盼子女后代也能在此安居乐业。

1651889119619033302.png

心理融入指标

这项研究最后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台胞在大陆社会融入已从最初的工具性、物质性需求,逐渐过渡到形成对所在城市的情感性认同。因此,他们不再是“实用主义的过客”,而是流动于两岸、对两岸关系充满美好期许的“新市民”群体。

二是从社会融入程度来讲,相较于深层的价值观、归属感、身份认同等心理层面融入,台胞在社会规则、社区参与等制度性层面的融入程度更低。此处制度性融入是指台胞能够理解制度逻辑,并按照大陆的规章制度开展自己的活动。

三是从台胞社会融入的态度和行为来看,他们不满足于“融而未入”的状态,而是从心理上具有较高的城市认同感,参与当地发展的意愿也比较积极,但在实际行为上却并没有体现出来。这种心理和行为的悖反性,是当前台胞社会融入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内容及观点摘录自唐桦、唐扬、陈超发表的论文《流动的新市民:常住大陆台胞社会融入的现状评估》・台湾研究集刊,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