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各界热议“习马会”五周年
时间:2020-11-09 浏览量:7013 打印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内,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相向而行,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持续了80秒、跨越了66年的“世纪握手”,是两岸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1月6日,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海协会会长张志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刘结一指出,5年前举行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举措,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政治互动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会晤彰显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巩固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台湾方面,据台媒报道,马英九基金会于11月7日举行“习马会”5周年研讨会。马英九发言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两岸建立了共同的政治基础,累积了足够的政治互信后,才成为可能。
当初“搭桥”,是希望让建立互信的两岸领导人都可由此通往和平大道。相信历史不会忘记这些努力。在两岸领导人会晤五周年的今天,期待能回归“九二共识”正道,重启被关闭的“两岸和平大桥”。
另据报道,中国国民党同日发文指出,“习马会”不只完成了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重申两岸对话的政治基础,而且还建立起双方领导人当面对话的新模式,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机制。
这些都是“习马会”留下的政治资产,值得两岸共同珍视,而国民党亦将秉持当年促成“习马会”的智慧和精神,继续推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
对于大陆举办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五周年座谈会,两岸舆论都给予高度评价。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指出,这次大陆再度强调,“九二共识”之下什么都可以谈,这代表大陆方面释出善意、和平的讯息,对待两岸问题,没有人是喜欢打仗。在整个协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九二共识”。习近平形容它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马英九则说它是通行两岸“和平大桥”的“交通规则”。
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前主任、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黄清贤指出,中国国民党如想巩固该党的两岸关系历史地位,应大力宣扬“九二共识”带给台湾的利益,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果民进党当局能够正视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望,回到“九二共识”正途上来,则两岸关系有机会“拨云见日”。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在大陆举办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五周年座谈会上,“九二共识”贯穿全场,更挑明坚持“九二共识”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再对照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网站6日刊载其召开全办党员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相关消息,可以读出“九二共识”就是大陆方面的底线,必须坚守。
香港《中评社》也发表了评论: 大陆也通过纪念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五周年座谈会,重申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大是大非问题,是检验是不是真正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坚守民族大义的试金石。做到了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同大陆交往都不存在障碍。反之,任何交往对话都无从谈起,以两岸开展所谓“不预设政治前提”、“有意义的对话”等绕开“九二共识”完全是行不通的。这对国民党是个提醒,不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迷失方向;同时也希望民进党认清大势,正视现实,回头是岸!
(内容根据海峡新干线、中国新闻网、国台办网站等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