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新批4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时间:2021-01-14 浏览量:6821 打印在1月13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公布最近新批准设立福建龙岩长汀汀州客家首府、泉州安溪清水岩,江苏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和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等4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新设立的4家交流基地各具特色,有的是承载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有的展现两岸同胞紧密的亲缘关系,有的是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朱凤莲表示,这些交流基地的设立,体现了坚定不移贯彻对台方针政策,积极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断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福建龙岩长汀汀州客家首府
福建省长汀县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汀州是作为客家人迁徙历史上的第一个府治行政机关,客家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繁荣发展,因而被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称之为“首府”。
发源于长汀、哺育了一代代客家儿女的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这里每年秋天都要举行世界客家公祭母亲河大典,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
泉州安溪清水岩
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相传是清水祖师所建。清水祖师一生施医济药、修桥造路造福百姓,千百年来,一直被闽南人视为完美的道德典范。清水祖师圆寂后,被民众奉为神灵,和妈祖、保生大帝等神祗共同组成闽南主要的民间信仰文化。
安溪清水岩是台湾清水祖师庙的祖庙,每年到清水岩祖殿进香拜谒、寻根览胜的台胞和侨胞数以万计。
江苏淮安大运河文化带
中国大运河上下2500多年,绵延3200多公里,哺育35座城市,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这条以人工之力开凿的水系,贯通南北,沟通起了华夏大地上的庞大水网,打破了地域的界线,成为中国南北经济与文化的命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明清时期漕运的繁华使得城市的发展达到鼎盛,成为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运储备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赢得了“运河之都”的美誉。
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
“北有孔子,南有文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是中国雅文化的代表,文昌则是中国俗文化的代表,受到人们世代尊崇。梓潼七曲山大庙是世人公认的文昌祖庭,是中华文昌文化的发祥地。
近年来,到七曲山大庙旅游观光、朝圣祈福的台湾团队和游客不断增多,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