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两岸新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行
时间:2024-09-30 浏览量:341 打印9月29日,由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两岸新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州高新区举行,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明正,台湾 21 世纪基金会副董事长高思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近200人参会。嘉宾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领两岸企业创新”的会议主题,聚焦光电、低空经济、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两岸新经济产业合作创新,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顾秉林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产业创新。希望两岸学术界、产业界凝聚共识,携手并进,共同把握新的历史机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两岸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赵明正在致辞中介绍了福州对台工作出的举措和成效,并表示将抢抓机遇,聚焦榕台融合发展,加强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科技创新、双碳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更多的平台载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高思博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经贸环境剧烈变动的新情势下,海峡两岸若能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实现,将是两岸产业未来创新并达成世界领先的重要关键。并建议从优质人才的培养,虚实经济的融合,需求与产制的创新方面加强两岸合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盛九元发表题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两岸企业合作新机遇”的演讲。盛九元认为,大陆在光电、绿能、电动车生产制造等领域已有绝对优势,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等科创公司发展迅速,而台湾在高端半导体、被动元件、印刷电路板等领域也极具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现在,两岸应该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面深化合作。
在主题演讲环节,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庄茁,台湾中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台湾亚太产业分析专业协进会(APIAA)院士单骥,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翔,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尹首一,清华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姜开利,北卡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兼CEO陈明志,爱迪斯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明勋,南昌菱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恩国,弘讯科技集团总经理熊仕杰等两岸嘉宾 “人工智能赋能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台湾的科技与产业政策”、“集成电路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XR 混合现实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发表精彩演讲。
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征征主持会议。他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两岸院举办此次会议,旨在为两岸学术界、产业界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对话平台,通过深入交流,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在两岸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推动两岸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共享高质量发展机遇。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两岸不同领域的专家与企业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两岸企业的创新与合作”为主题展开互动交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台资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珍珍,台湾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吴德威,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泰生,品佳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永雄,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强参与讨论。对话环节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成岗教授主持。
30日上午,研讨会参会嘉宾在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强教授带队下,调研了福州高新区的优秀高新科技企业并进行了交流。
参会嘉宾表示,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加强了大家对新质生产力的见解与认识,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意义深远,为两岸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