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日子,没有雾霾,而且天空飘过雪花,在大家心情很愉快的时候。两岸首届“互联网+现代农业”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请允许我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的两岸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今年11月7日,两岸最高领导人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篇章。两岸领导人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携手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合作发展,加强各种对话,扩大两岸交流,实现互利共赢。清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与台湾高校、学术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各界人士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多层次的合作。

2014年9月4日,由清华大学时任校长顾秉林院士亲手成立了两岸发展研究院,目的是通过整合两岸优势资源,推进两岸产学研成果转换,两岸在产业界的合作创新。

农业是两岸最早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之一,也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陆农业在规模、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台湾农业在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有优势,两岸农业互补性强、交流的空间广、合作的潜力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正在深入融合,这种融合将导致大量机遇的产生,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今年我国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也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列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项目,并鼓励互联网和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和农业紧密结合,必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清华大学今年是104周年,我们正处在第二个百年的发展起步阶段。清华是目前是中央批准的第一家全面推进新改革的单位,在推进综合改革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加强全面实施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教育教学的概念,同时我们正在制定清华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战略。我们希望,通过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全面提升清华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的能力,尽快形成世界一流大学,使清华成为人才培养、学术人文思想交流的全球性中心。

12月14日,我应邀到香港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作了一个题目为“创新时代的大学使命”的演讲。在演讲中我谈到,在这样一个年代,一流大学一定会承担起更重大的使命。对于清华未来的发展,我用了四个关键词,未来的清华做一个一流大学,首先还是要追求真理,这是它不变的使命。第二要突出梦想,培养具有梦想的人,有梦想才有创新,同时要培养年轻人,具备筑就梦想的能力。当然,大学一定要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不断更新自己培养人才的方式和发展模式。最终,一流大学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定要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

我们相信,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一定会进一步促进两岸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加深两岸的合作交流,也希望大家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成功模式,交流创新思维,共同探索互联网+形式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尽管任清华大学校长后还没有去台湾,我也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去访问台湾,与台湾各界朋友进一步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圣诞节刚过,元旦即将来临,充分相信“互联网+现代农业”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会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祝大家新年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