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九元 | 新发展格局与两岸企业合作

时间:2022-04-30            浏览量:5245            打印

尽管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中美冲突加剧和两岸关系不确定性的冲击,两岸经贸仍旧逆势上扬,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亮点和暖色,原因是什么?面临大陆发展新格局,两岸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是什么?两岸企业合作的策略有哪些?

1651844123576052050.png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

一、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岸关系走向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全球经济处于大变动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贸易萎缩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这对两岸实际上都有冲击。但是两岸又恰恰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表现最好的两个经济体。台湾去年经济增长首次超过大陆,大陆又是全球大国里面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所以两岸经济确实在整个新冠疫情冲击下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   

虽然世界银行报告讲2021年全球经济会出现明显复苏,但是预测表现却是高度的不平衡,其中有1/3的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到明年末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是两岸早就开始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全球经济发展虽然有很大变动,但是两岸经济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和复苏的强劲势头。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这次疫情影响对全球经济影响仅次于二战时期,和一战的时候差不多。但对两岸来说,因为经济的强劲增长,自己感觉可能不明显,但从全球角度来看,衰退已经非常严重了。

我想特别强调,尽管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中美冲突加剧和两岸关系恶化的冲击,去年两岸经贸总额达到2260亿,今年很可能突破3000亿,已经超过了中韩、中日的经贸水平。两岸经贸逆势上扬,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亮点和暖色。原因是什么?讲到底是大陆始终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两岸同胞利益福祉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理念,这是两岸经贸合作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未来两岸经济关系怎么走?过去两岸的合作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台商借助大陆的综合成本优势,来提升他的竞争力,后面面临一个重大变化,未来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今年大陆的整个消费水平可能会超过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未来台商也同样面临一个重要的转型。就是怎么样更好的进入这个大市场,包括城镇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等等,给台商带来很多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看这个机遇,过去台商在大陆投资一个最大的特点,基本上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到现在为止,台商在大陆投资中虽然制造业比重已经下降到70%以下,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台湾在大陆的服务业,最大的比重还是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基本都是和制造业有关的。

我和很多台商朋友讲,未来大陆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台商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三大结构性问题:第一是实体经济下降过快。大陆的实体经济占整个制造业比重降了30%左右,这个比重比很多发达国家下降快很多,未来要强调怎样更好的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第二是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不匹配的问题。第三是经济成长和消费的失衡问题。恰恰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台商是可以发挥非常强劲的作用,因为它的主体就是制造业,大陆投资最重要的载体,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未来怎么样通过两岸合作来更好的促进大陆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大陆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从经济学角度讲,促进共同富裕,就是怎么振兴制造业的问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更能够有效促进分配均衡的问题。在国外这样的例子很多,服务业发展越快,实际上造成收入差距越大。因为服务业高端和低端差距非常大,高端的比如金融业,低端的扫马路都属于服务业。但制造业不会,从全球来看,制造业在整个经济比重中越高的时候,分配相对平衡,作为台商来说,恰恰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地方。

第三是强调企业发挥社会责任,对于推动两岸更好的和平发展,两岸之间更好的交流合作,实际上企业也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很多人讲台商在大陆发展面临很多竞争,反过来讲,在新的形势下,台商在大陆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因为大陆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型,促进共同富裕,整个的形势对台商来说,恰恰带来一个完全新的格局。大陆强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怎么在这个变局中更好地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我觉得经济在这中间怎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恰恰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大陆发展现状

怎样理解双循环?双循环的核心是大陆怎么发挥国内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繁荣国内经济与畅通国内循环,最后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所以,未来两岸合作的重点,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怎么借助大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来促进发展。

发展新格局是什么?未来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三个重大变化,一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动、二是中美对抗加剧、三是疫情反复。在这三个重大影响下,大陆经济面临的新格局,也是台湾未来合作面临的新格局。第一个是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劳动力的转换,这对于未来台资企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我们都知道,台资企业发展更多借助大陆的综合成本优势,大陆的市场优势,还有人力资本优势,但未来这个优势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未来最重要的可能要变成怎么借助更多大陆的创新优势,这个要有思路转换的过程。

未来大陆发展路径有三个,第一个是消费的扩大。特别是收入分配的扩大,很多台商朋友跟我讲,他们现在面临的压力是工人工资成本上升太快,我们做过很多调查,2012年到现在,台资企业的员工平均每年薪资增长17%,很多企业说受不了,但是必须承受,未来会增长更快,大陆强调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问题,形势已经在这里,看看怎么应对这个形势。

第二个是未来消费的兴起。台资企业在大陆,整个的投资有两个80%:80%投资在制造业,80%投资集中在沿海地区,因为主要做外贸和代工。未来,针对大陆市场的迅速扩展,怎么做内销可能是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三个是财税改革。台资企业过去主要做外贸,所以关注外汇改革,但是未来更多注重做内销,过去相对扭曲的要素配置可能会调整,所以无论从市场角度来讲还是从整个政策来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促使台商、台资企业要更快的进行转型。

三、发展新格局下两岸企业合作的策略选择

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到去年年底,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项目大概是11万多个项目,总投资704亿美元,但这是被严重低估的,因为商务部只统计来源地是台湾的直接投资项目,我们知道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大部分不是来自台湾。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基本上在大陆投资的台资是在2000-2200亿之间,按照台湾中国银行统计,大陆投资应该超过30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仅次于香港,大陆第一投资是香港,第二应该是台湾,但是从现在的统计来看,台湾名列第四,没有美国和日本高,但实际上应该超过美国和日本。从两岸合作角度来讲,台资在大陆整个外资中占的比重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台商投资领域。除了军工和邮政以外,台商投资基本上涉及所有领域。现在投资70%以上是集中在制造业,台商投资如果用一个特点来形容就是——集聚。一是区域集聚,80%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基本上60%集中在江苏和广东,这两个地方占到将近一半。二是产业集聚,基本上台商投资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光学和通信两个领域。这两个产业占到整个投资的47%左右。三是人员集聚,台湾的企业中大厂非常多,虽然企业11万家,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大的企业,比如鸿海集团在深圳最大的厂有30万员工,整个台湾企业在大陆雇佣的员工超过200万,客观来讲,对大陆的就业也有正面的拉动作用。台资企业主要集聚在外贸领域,所以投资集聚是延续产品生命周期,寻找最优的生产要素。我觉得未来投资区域可能要进行新的调整,这也是两岸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

台资企业目前的问题,在整体规模上,除了几个大企业,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11万企业中99%都是中小企业,需要考虑未来怎么面对风险。在经营的模式上,主要是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很多台资企业觉得大陆变化太快,适应不过来,因为决策在台北,不在大陆,不能更好的适应大陆整个市场变化的趋势。当然这个也在慢慢的改变过程中。还有抗风险能力和研发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台商需要改变的地方。改变的地方恰恰是两岸可以合作,台资企业转型,大陆可以帮上忙的地方。

未来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有四个方面:一是方向的选择,台商企业的生产分两块,大陆产能与非陆产能。非陆产能就是不在大陆生产,在海外生产。现在台商最大的困境是非陆产能和大陆产能之间的不匹配。很多美国企业要求台湾的企业必须在东南亚生产,从东南亚出货才接受,从大陆过来不接受。他们只好到东南亚生产,但实际上东南亚生产效率比大陆低太多,他们只好采取产品的90%在大陆生产,再到东南亚包装,然后从那里出口。但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如运输、交货方面的成本。因此,未来怎样把大陆产能和非陆产能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是未来台湾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是台企面临的困境。我问他们,大陆现在进入内循环的发展阶段,你们怎么适应这个新的情况?很多企业表示“不愿意”。因为企业经营都有惯性,过去长期习惯接海外订单,突然转内销,转变思想很难。有的很想改变,但是不大适应。大陆市场整个运行的方式和海外订单不一样。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很多台湾企业愿意接海外订单?因为接海外订单不存在营销问题,按订单给生产就行了。但是进入内销市场不仅有生产问题,还有营销问题,品牌问题,所以他们不适应。三是决策流程,过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模式,面对大陆内循环的新环境,台企无法适应,未来包括工人的运营成本,以前台湾都从海外融资,未来一定要在国内融资,这都是挑战。四是在整个台资企业转向内需或者产业结构调整时,政策上需要很多支持,但是我们很多的政策现在还不太匹配。

最后,未来台资企业合作有哪些切入点?大陆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优势,怎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更好的融入大陆新的五大经济板块?现在台资企业之间相互匹配,一般不大和外面合作,合作的都是台资企业,未来怎么和大陆企业进行更好的链接?台湾的很多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先行一步的优势,怎样更好地发挥先行优势?这是核心点。

从供给面讲,未来怎样适应大陆的内循环,怎样拓展合作领域?现在台资企业直接进入内循环确实困难,可以寻求更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拓展。这个时代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开展合作最重要。要更好的发挥社会责任,台资企业群体比较特殊,不太愿意和当地人多接触,未来要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未来要创新合作模式。一是相互参股持股,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特点。二是共同研发,共创品牌。现在大陆积极推动混改,怎么更好的参与大陆的混改,我经常讲,做好企业就要和国资企业、民营企业合作。三是未来可在新兴产业领域拓展,做大增量,做强实业。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以前,特点是多变、快变、善变。现在台资企业这个优势不突出了,没有民营企业变得更快。所以未来台资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适应大陆市场,还是要把过去多变、快变、善变的特点更好的发挥出来。

总之,未来两岸合作空间非常大,关键是合作的切入点和未来台资企业怎么样更好地适应大陆市场环境,做好这些,未来两岸的合作空间、台资企业发展空间都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