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华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时间:2022-05-06            浏览量:5632            打印

在大国博弈和新冠疫情等复杂因素叠加影响下,两岸经贸关系呈现哪些新变局?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是什么?


1651836605840086431.png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


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在大陆新的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也处在一个新的重要变局,有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目前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的嬗变

从80年代初到过去40多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着一个基本格局,我们两岸的企业家应该都深有感触。传统两岸经贸格局有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两岸经济关系格局主要是台商向大陆梯次转移,投资拉动贸易是两岸经贸关系典型的特征。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大体经历了三次转移,每次转移其实都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梯次推进的格局。

二是大陆台商,尤其是IT产业以代工生产为主,两岸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大陆相当一部分台商,实际上是运用大陆的生产要素,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为跨国公司,包括欧美的一些公司进行代工生产。很多都是采取OEM或者ODM的方式。两岸贸易中,一般贸易,以大陆市场为最终出口的一般贸易在两岸贸易中的比重,尤其在台湾出口大陆中的比重占40%左右,多数情况下,还是属于加工出口贸易。 

三是部分的台商主要是IT产业台商,和大陆市场的产业体系和市场融合度不高,形同产业“飞地”。东莞和昆山比较典型,进口的中间原材料,在中国大陆进行组装以后再出口到欧美海外,这种特征基本占到60%-70%。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快,但是两岸经贸关系表面上的依存度只有40%多,但实际上对两岸之间真正归于大陆市场的,一般贸易实际占40%左右。表面的数字和实际的依存有比较大的差别。

最近几年,传统两岸经贸格局被几个重要事件打破,这几个重要事件叠加,这也是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和发展以来所没有出现过的。

首先是中美经贸摩擦冲击两岸经贸关系的传统发展格局。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5千多亿美元征收了10%-25%的关税,对当时中美贸易冲击很厉害。我们知道在中美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台商的IT产业,包括台商IT产业在内的贸易贡献。总体上来看,过去两岸经贸关系采取“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海外”的格局,这种贸易的比重大体占台商在大陆出口的百分之60%-70%,其中将近一半,也就是30%左右出口美国。现在看起来,这30%中除了IT产业部分的笔记本、手机之外,其他部分多数都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这对传统的所谓代工生产模式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

美国对中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公司的遏制和打压,中断了两岸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合作。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尤其是涉及到安全方面的服务器,这些产业着眼于中美未来大国的博弈,求取供应链安全,也要求部分台商转到第三地进行生产。

在这种影响下,从2019、2020年到现在,台商的投资处于观望阶段。从增量角度来看,台商的投资无论是增长幅度,还是占台湾对外投资的比重,下降的幅度比较明显,这个冲击是几十年以来没有见过的。

另外,新冠疫情对两岸经贸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两岸的人员正常往来中断,这必然会影响两岸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现在集装箱一箱难求,价格贵得离谱,这也是疫情影响生产和货运,干扰了全球供应链和两岸供应链。

但疫情客观地催生了远程经济。就像我们今天这种方式,两岸的学者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联络,带动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相关通讯产品的大量需求猛增,客观上导致两岸经贸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因为恰恰这部分,比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在大陆的生产,基本上不在美国加征关税范围内,这部分的90%还是在中国大陆生产。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最近两年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这部分反而出现了逆势增长,成为拉动两岸经贸关系的主力。

从大陆的角度来看,大陆能够稳控疫情和经济复苏,台湾企业基本是企稳的。尽管增量出现了迟疑和观望,但是存量效益还不错。2020年台湾上市公司中,大陆投资收益达到4千多亿元新台币,增长34.6%,创历史新高。尽管现在暂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大陆也面临缺链的冲击等等,但总体来看,今年的表现还是超出想象。

我们还看到,两岸的经贸关系中创新驱动在增强。从去年到今年,两岸经贸关系增速都比较快。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疫情带来的远程经济,IT产业的增长。另外还有大陆新经济发展,比如5G、物联网、电动车、汽车芯片等等,对台湾的芯片和电子零部件产生大量的需求,增速非常快,这部分正逐渐占主导地位。

我们看到,去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逆势增长,对大陆出口比重提高到43%点多。中国海关最新统计,今年1-9月份,两岸贸易产生的逆差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基本大幅度超过去年的额度。 增速是从哪里来的?芯片为主的电子零组件是拉动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力。2020年占大陆出口金额的55.4%,两岸海关的统计基本都一致。

这种增长一方面来自疫情拉动的远程经济,更主要的是来自大陆新经济发展的带动。所以说,过去两岸经贸关系是要素驱动,很多台商到大陆投资是着眼于中国大陆相对低廉的要素价格,今后恐怕要向创新驱动发展,也就是新经济代替传统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会成为两岸经贸关系拉动的主题。

我们也可以展望疫情以后,创新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强。从订单可以看到,由于疫情拉动的远程经济处于超前消费,疫情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下降。大陆和香港,美国、欧洲,台湾来自IT产品、信息电子的外贸订单,4月份以后从过去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降到个位数,意味着疫情之后远程经济可能会降低。同时我们看到以芯片为主的电子零组件还在持续增长。到现在为止,来自大陆和全球的订单,现在还在持续的、高达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速度,新经济的增长,创新动能非常强劲。

二、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

传统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格局面临着几大要素叠加的冲击,这是没有过的。同时,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应该说也是历史性的机遇,就是说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1.大陆经济发展优势突出,拉动两岸经贸发展动能增强。从总体来看,无论从IMF对国际经济增长的展望,还是中国大陆外贸地位和供应链在全球地位的上升,能像大陆这样拥有庞大市场、经济增长动能强劲、产业体系完整、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恐怕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从这来看,今后几年大陆的经济发展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拉动力会明显增强。


2.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重大机遇。过去两岸的经贸关系是 “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以代工生产、台湾接单、出口欧美”的格局,这和中国大陆整体发展态势和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高度吻合的。那时候东南沿海基本是大进大出,但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在大陆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两岸经贸关系也会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三点:

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大机遇。现在台商拓展大陆市场有一些现实的困难,包括自有品牌不足,回收资金,渠道等等。未来大陆畅通国内大循环,为台商依加强参与大陆市场,促进代工生产方式向自有品牌、拓展内需销售渠道转型提供了机会。同时我们也看到,“十四五”期间,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指日可待的。

二是两岸经济合作创新驱动。大陆内循环除了畅通国内大循环之外,将建立一个自有创新的产业体系,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一轮新的技术引领下,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但是现在也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因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是以代工生产为主的,尤其是台积电,是典型的代工企业。代工其实是全球供应链的深化,全球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如果都是自有品牌,自己制造就不会有代工。未来是继续延续全球化深化的结果,更深的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更多竞争优势,还是被动的卷入地缘政治,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风险。现实上确实是面临两方面的选择,或者是不得以的选择。

我们同时看到,大国博弈和新冠疫情下,各国更重视供应链安全和本土高科技产业发展,高度依靠全球产业分工的台湾高科技产业,中长期确实也面临着地缘政治和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台商应积极融入大陆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大陆有潜在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体系,现在大陆补短板实际对台湾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如果失去机会,恐怕5-10年以后想再进来会比较难。

三是大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双循环并不是单纯的强调以内需为主,高水平的外循环、对外改革开放还在进一步的推进,比如扩大市场准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尤其是签署RECP和申请加入CPTPP,实施贸易区自由提升战略,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非常大。

为应对大国博弈和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重整,部分大陆台商采取分散生产据点,应对不同供应链体系的“散链制造” 策略,把一些下游的加工组装件转移到第三地,或者就近市场,以避免来自于经济因素或者是政治因素的扰动。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台商转向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复制在中国大陆完整的产业生态,只能把部分向外转移,无形中带来了一些新的生产成本,政治成本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RECP的签署和高水平“一带一路”建设,为台商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再建优势提供了重大机遇。尤其是RCEP,占到台湾出口市场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特别是RECP有原产地累加政策,比如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各有百分之十几,再加上日、韩,加起来40%,在全区内可以做到零关税通行。

如果台商依托中国大陆市场,嵌入大陆的供应链和市场体系,再把生产流程阶段依托RCEP构建一个体系,因为都是零关税,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这样既能增强国际竞争力,还可以避免国际政策的扰动。所以在未来两岸企业家合作中,在RECP里面重新构建供应链、产业链是一个重要的机会。